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农业 构建“种智产业链” 丰台种业绘就田野好丰景 | |||
来源:丰台区人民政府2024-12-18 15:50 |
目前,丰台区持证种子企业88家,其中参与市级种质创制及品种选育联合攻关企业4家,企业聚集度居北京市前列(全市农作物种企312家)。 2024年,丰台区探索“土特产”发展路径,对23个老北京蔬菜品种和2个粮食作物品种进行了深入地挖掘和恢复种植。 色泽鲜亮的拇指黄瓜、圆润饱满的大黄小黄苹果番茄、色彩斑斓的多彩白菜……日前,在位于王佐镇怪村的世界种子大会品种展示基地内,举行了一场“丰味人间·种缘餐桌”丰台区种业项目总结暨成果品鉴大会。基地内种植的蔬菜被端上餐桌,外观绚丽、口感丰富的“爆款”蔬菜让品尝过的与会者直呼美味。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丰收的希望,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近年来,丰台区聚焦“一粒种子”,种业发展硕果累累,凭借着厚积薄发的种业底蕴和天然独特的区位优势,逐渐探索形成可持续的现代种业发展模式,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实。 创新: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农业 踏入世界种子大会品种展示基地(又名: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成片的智能连栋温室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温室内,黄瓜、番茄、辣椒等农作物植株挺拔,果实累累、色泽诱人。 基地占地18.7公顷,园区设施包括智能连栋温室6栋、日光温室10栋、露地节水展区、种子交流中心等区域。基地承担市级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任务,每年分春、秋两季,2024年春季展示品种135个、秋季展示品种625个。种植的农作物来自多家种企、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等,是种业发展的重要成果。 尽管已是12月份,但基地6号棚的连栋玻璃温室内依然生机勃勃。占地4000平方米的温室中,一排排无土栽培的番茄种苗拔节生长。温室各个角落,调光、控温、控湿设备根据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智能调节着环境参数。种苗一旁的轨道上,农业机器人不知疲倦地进行着日常巡查和植保作业。整个温室科技感十足。 “建立6号棚是打造种业创新孵化基地的新尝试,我们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种企入驻。”丰台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人化或少人化的机器人作业模式不仅有效降低了种苗遭遇病虫害的风险,也减小了种业机密泄露的风险,使种苗培育的安全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据了解,基地6号棚温室是北京市首个基于数字技术的蔬菜品种试验展示基地。该温室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核心技术赋能传统农业,打造基于数字技术驱动的蔬菜品种试验示范基地。通过部署应用各种智能设备,实现品种试验全环节智能化管理,品种试验温室环境精准感知、智能环境调控、智能水肥管理、高效栽培、自动化作业、数字化控制,达到“变经验为科学、变体力为自动”的效果。同时,基地还构建数据支撑的品种试验精准评价体系。依托品种试验智慧管理系统,通过采集品种试验种苗数据、环境数据、水肥数据、作业数据、产量数据、产品检测数据等,结合品种试验评价模型,形成数据支撑的品种试验精准评价体系,为打造全国种业交易交流平台提供科技支撑。 升级:从作物选育到种智产业链 《诗经·大雅·生民》有云:“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说明早在公元前,人们便有了“嘉种”即好种子的概念。丰台自古便是北方粮食重要产区之一,种业的发展历史由来已久。时间来到现代,1992年丰台种子管理站举办了第一届北京(丰台)种子交易会,此后30余年间,这个种业交流平台不断发展完善,最终在2021年升级为中国北京种业大会。近十几届大会,每年参会企业数量近千家,交易范围从蔬菜种子、粮经作物种子扩展到了农药化肥、农业机械等相关行业,是全国种业行业办会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最具影响力的种业会展之一。 依托种子交易会平台,丰台区种业结构逐渐完善,涵盖了蔬菜、花卉等多个领域,成为首都重要的种业集散地,不仅拥有北京市唯一一家专业种子市场(新发地种业市场),还在王佐镇建立世界种子大会品种展示基地,该基地于2021年入选首批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目前,丰台区持证种子企业88家,其中参与市级种质创制及品种选育联合攻关企业4家,企业聚集度居北京市前列(全市农作物种企312家),已经成为北京种业企业的聚集地。 近年来,丰台区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种智产业链,让基地从单一的展示平台向种智全产业链创新联合体转型,将触角延伸至种业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 “种智产业链是种业创新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产物,它涵盖了从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利用到育种创新、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大户种植、流向市场的全链条。”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联合体将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创新理念,推动种业向智能化、精准化迈进,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推动蔬菜种业的高质量发展。 探索:让种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自2023年丰台区启动农业中关村优质粳稻产业链发展以来,积极探索创新之路。粳稻旱直播技术的应用让种质创新应用场景得到进一步彰显,“天隆优619”“天隆优717”等优质粳稻品种在佃起村、怪村、庄户村、张家坟村和南苑村广泛种植,不仅在村民中赢得了良好口碑,更是在京津冀地区产生了积极的辐射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农业的协同发展。 2024年,丰台区探索“土特产”发展路径,成功对23个老北京蔬菜品种和2个粮食作物品种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恢复种植,涵盖了大黄小黄苹果番茄、南苑稻、白马牙玉米等。同时,丰台区合作企业研发的“樱桃黄瓜”“拇指黄瓜2.0”等零食型黄瓜惊艳亮相。口感型、懒汉型、盆栽型黄瓜的集中展示更是充分体现了都市农业的新模式与新理念,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开头提到的种业项目总结暨成果品鉴大会,便是这样一次从田间到餐桌、连接种业与美食的全新突破。 “下一步,我们将联合科研院所、种子企业,聚集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土地等优势资源,以推动丰台区种业发展为核心目标,围绕农作物品种孵化、种子核心测试技术、种子交易交流等开展工作。”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基地打造农作物品种孵化器,结合DUS测试等技术树立质量标杆,将丰台区创建成为农作物品种孵化、展示展览、种子评鉴、交易交流的新高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