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扎根田野 遵义市红花岗区“桃李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
天眼新闻2025-07-30 15:20 |
![]() 盛夏时节,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果园里,省科技特派员、遵义师范学院教授颜雄正俯身察看桃树长势,向农户传授修剪与水肥管理技术。饱满的桃子、李子挂满枝头,果香四溢,展现着科技赋能传统产业的勃勃生机。 深溪镇桃李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期面临产量不稳、品质不均、林下资源闲置等问题,制约农民增收。在红花岗区工业能源和科学技术局支持下,省级科技特派员颜雄率团队进驻深溪镇,精准对接遵义桃李人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需求,为产业升级注入科技动力。 建平台强支撑,科技扎根促转型 为解决科技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颜雄深知平台和团队是关键。他作为负责人,联合遵义师范学院、遵义职业技术学院、遵义市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组建技术攻关团队。 ![]() 团队在深溪镇推动建设两大核心平台:“贵州省省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服务·培训示范基地(遵义市林下经济及水果深加工示范基地)”和“遵义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红花岗区桃园套种大豆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基地)”。 两大平台集技术研发、示范推广、人才培训功能于一体,成为服务当地产业的“桥头堡”。农户在家门口就能学习先进种植技术,有效提升了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 精指导促增收,树上林下双丰收 “以前种桃靠经验,果子结得少还不甜;现在有科技特派员指导,科学管护下,产量品质都上去了!”遵义桃李人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程骏深有感触。颜雄团队首先从土壤改良入手,指导企业施用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优化土壤结构。 团队配套推广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技术,并指导桃李树的科学修剪,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科技赋能效果显著:80亩桃园(香脆桃、水蜜桃)亩产达2500-3000斤,16亩李园(香脆李、布朗李)亩产提升至3500斤,果实品质明显改善,销路与价格同步提升。 ![]() 与此同时,颜雄团队充分挖掘“林下经济”潜力。他们筛选出适宜的大豆品种“瑞黄2号”,研发配套林下套种技术,在70亩果园成功推广。此举有效抑制杂草、减少除草人工和农药使用,实现“树上摘桃李,林下收大豆”的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经济双赢。 谋长远拓新局,科技护航稳发展 产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政策扶持。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0余万元投入基地内部道路建设。“路修好了,采摘运输效率提升,成本也降低了。”程骏对产业发展信心更足。 基础已夯实,团队着眼长远规划。针对果树病虫害问题,下一步将重点加强绿色防控技术攻关,减少化学农药依赖。 ![]() 团队还计划引进“酥脆一号”梨等新品种,试验种植10亩,丰富果园果品结构,目标是实现“四季有果摘,年年稳增收”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今年上半年,红花岗区聚焦“加强协调,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工作主线,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队伍优势,扎实推进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全区12名省、市级科技特派员深入“四镇一办”20余个村落,开展全方位科技帮扶,科技强农。其中,培训农户及相关从业者达769人次,协助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具体技术问题55个,积极组织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10项、新品种示范推广11个,建成4个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基地,以点带面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同时,精准对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累计帮扶企业、合作社45家,农户61户,培养技术能手、致富带头人51名,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人才活力。 “产业兴则乡村兴,科技强则农业强。”红花岗区工业能源和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颜雄等科技特派员的深入服务,是国家科技特派员制度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该区将持续把科技特派员作为提升农业科技服务、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聚焦优势产业,积极向上争取,将符合产业需要、专业技术对口、指导水平较高的专家骨干选派到农业生产一线,为村民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助力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和农业企业转型升级,让科技成为开启乡村全面振兴之门的“金钥匙”。 |